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管理案例全内容
2020-11-09 20:48:07 来源:环球教育在线 评论:0 点击: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
1.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物内使用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3.建筑物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或虽有局部垮塌,但不会发生连续垮塌而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 5.保证建筑物内财产的安全。 6.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 7.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消防安全管理建议 1.加强火灾危险源管理,音乐厅内严禁吸烟,并注意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 2.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禁止在疏散通道上堆放可燃物等杂物。疏散出口在疏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日常的消防管理,从而确保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3.建立完善的疏散诱导系统,在各层疏散出口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保证疏散路线上的应急照明有足够的照度。 4.应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测,加强其维护、保养,以保证火灾时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对建筑内的使用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和疏散演习,使他们能在火灾情况下迅速、准确地找到出口,并协助其他人员安全撤离。 新消防站的选址要求 根据《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1的有关规定,新消防站的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新消防站应选择在责任区的适中位置。 2.新消防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 3.新消防站边界距小学校、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m。在旧城区执行上述规定确有困难时,其距离可适当减小。 4.在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的地区,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方向,其边界距液化石油气罐区、煤气站、氧气站等单位不宜小于200m。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应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消防安全内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案例 (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的有关规定。 (二)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在施工人员进场时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在施工作业前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施工单位应依据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 注意事项 (一)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1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能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厂、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下。 (三)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等防火技术措施。 (四)厨房、办公用房不应与厨房操作间、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五)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一层,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六)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 (七)临时消防设施应与在建工程的施工同步设置。房屋建筑工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3层。 (八)工程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实施监理。 直接判定重大火灾隐患 1.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2.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 3.甲、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或住宅、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4.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 5.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4.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5.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6.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7.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并存档备查。 8.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9.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10.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
上一篇: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实例解析:甲类厂房建筑防火
下一篇:2021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必看考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