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2014-04-21 17:03: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肺结核:

  1.原发性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1)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组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2)斑片状或大片实变影(中上肺野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3)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不规则条索影(病变与肺门之间)。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表现为三均特点)(1)肺野均匀分布。(2)1.5~2mm大小。(3)密度相同的粟粒状病灶。3.继发性肺结核:(1)浸润型肺结核1)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2)斑片状实变影,似云絮。(2)结核球1)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结节,密度较高。2)结节内常有钙化、裂隙样或新月样空洞。3)结节周围可见卫星灶。(3)干酪样肺炎 1)大片实变影,边缘模糊。2)实变影密度不均匀,其内可有空洞。

  心电学:

  除极外正内负,方向都是向左,都是看外面的,除极电源在前电穴在后,复极则相反。夹角愈大,投影愈小。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蒲氏纤维。1.肢体导联:右R(红黑),左L(黄绿)。

  V1:胸骨右缘4肋间

  V2:胸骨左缘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

  胺碘酮使三期复极明显延长,ERP缩短明显减少,机制是阻滞3相K+外流。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反复发作咳、痰、喘。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感染和过敏。链球、奈球、流杆、草绿。早期小气道功能异常。肺底啰音,咳嗽后消失。喘息型慢支肺部可听到哮鸣音,而且不易完全消失。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最敏感。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并除外其他原因。

  阻塞性肺气肿:细支气管狭窄,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大、小气道气流阻塞;以及因肺毛细血管损害导致弥散面积减少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肺换气功能障碍。肺气肿:桶状胸;语颤减弱;过清音;呼吸音减弱。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40%诊断阻塞性肺气肿。鉴别:1.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2.支扩: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固定湿啰音,杵状指(趾)。X 线卷发状。3.肺结核:结核中毒症状。4.肺癌:刺激性咳嗽或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反复发生或持续痰中带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特征是具有气流阻塞不可逆。(支青B绀呼衰,老A肺亮下移)阻塞性肺气肿可分为气肿型和支气管型,其发病机制为:

  1.炎症→细支气管管腔狭窄→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肺泡过度充气。

  2.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陷闭→肺泡内残气量↑。

  3.炎症→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

  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肺泡壁弹性↓。

  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人体内存在弹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①吸烟→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 ↑,烟雾中的过氧化物→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导致肺组织弹力纤维分解,造成肺气肿。②先天性遗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者易于发生肺气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多。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竭。肺性脑病首要死亡原因。心律失常多房前、室上性,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室颤骤停。肺心右大,冠心左大。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低浓度(25%~35%)持续给氧。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苑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苑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381614337,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2020-2024 学苑网 (edu24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381614337@qq.com. 京ICP备09050833号
热线电话:010-88875568 1381147920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