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复习必备:知识盲点、错点大整合
2020-03-02 19:24:39   来源:环球教育在线   评论:0 点击:

  11.与酶相关实验的2个易误点分析

  (1)验证酶专一性实验的检测试剂

  底物为淀粉和蔗糖时,检测试剂应为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

  (2)探究酶活性最适温度实验的底物和检测试剂

  ①底物:不能为过氧化氢。因为温度影响过氧化氢分解。

  ②检测试剂:底物为淀粉时,检测试剂应为碘液,不能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要加热,会影响自变量。

  12.与ATP相关的3个易错点

  (1)ATP转化为ADP需消耗水,ADP转化为ATP可产生水。

  (2)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只是转化非常迅速及时。

  (3)不可认为ATP分解大于合成或合成大于分解,事实上,ATP与ADP转化总处于动态平衡中——耗能较多时ATP水解迅速,但其合成也迅速。

  13.与细胞呼吸有关的5个易错点

  (1)动物细胞内CO2的来源:只来自有氧呼吸,因为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有CO2生成的呼吸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3)无氧呼吸的放能: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其余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4)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5)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14.与光合作用有关的4类易错点

  (1)误认为暗反应在光下不能进行:光反应在光下才能进行,暗反应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

  (2)光反应和细胞呼吸产生ATP去向不同

  ①光反应:只为暗反应供能。

  ②细胞呼吸:为其他各项生命活动供能。

  (3)叶绿体并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蓝藻、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

  (4)光合作用影响因素中的2个易忽略点

  ①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②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15.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注意事项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6.呼吸状况探究实验材料的选择

  (1)若探究“种子”呼吸状况不必遮光,但需用“死种子”作对照。

  (2)若探究“植物(或幼苗)”呼吸状况,应做遮光处理,以防止光合作用干扰,同时可设置同种状况但杀死的植株或幼苗作对照。

  17.与有丝分裂有关的5点提醒

  (1)处于间期的细胞,核糖体和线粒体代谢旺盛。

  (2)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远长于分裂期。

  (3)只有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如分生组织细胞)才能看到染色体,否则不能用作染色体观察,如成熟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均不可用作染色体观察。

  (4)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

  (5)着丝点本身先分裂,之后由纺锤丝牵拉移向细胞两极。

  18.与减数分裂相关的4点提醒

  (1)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

  (2)二倍体生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该现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不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也有可能为极体。

  (4)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

  19.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相关的8点提醒

  (1)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数目,却导致细胞种类增多。

  (2)细胞全能性的体现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是离体、一定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等。

  (4)哺乳动物红细胞衰老时不具备“细胞核体积增大”这一特征,因为已无细胞核。

  (5)细胞死亡并不是对机体都有害,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对机体发育有利。

  (6)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都是有利的。

  (7)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这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

  (8)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对机体有害。

  2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个经典实验中的6个误区

  (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

  (2)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否则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4)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

  (5)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6)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上一篇:2020高考备考: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下一篇:2020高考生物复习中容易被忽略的30个知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苑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苑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381614337,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2020-2024 学苑网 (edu24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381614337@qq.com. 京ICP备09050833号
热线电话:010-88875568 1381147920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