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章节考点及例题解析:第二章第二节
2020-03-10 16:55:43   来源:环球教育在线   评论:0 点击:


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衡量

  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和下降,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

  2.经济周期的形式

  经济周期一般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衰退和扩张。

  3.经济周期的衡量

  (1)周期性波动是用实际GDP与(潜在GDP的)长期增长趋势背离的程度来衡量的。在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 潜在GDP。

  (2)衰退。当实际产出连续1-2年下降,而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并不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衰退;

  (3)萧条。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

  (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

  1.经济周期中的失业

  产出水平与就业水平紧密相连,并同向变动(注: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动)。

  (1)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之和。

  【注】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2)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加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为零。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2.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水平

  (1)当经济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远离充分就业状态时,会伴随通货紧缩或受其威胁。

  (2)当经济接近或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由于各种经济资源供给陆续出现瓶颈,价格水平上涨的节奏会加快。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接近或达到最大产出能力时,经济难于或无法供给更多的资源,需求的扩张只会带来价格的急剧跳升,而无法带来产出的增加。

  【2017】当经济实际产出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就业市场和价格水平分别是(B)。

  A.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

  C.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通货紧缩

  (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B.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

  D.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紧缩

  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当消费者、企业及政府①改变总支出水平时,波动就会发生。此外,②重大发明发生的无规律性、③自然灾害与战争等随机事件发生,以及④货币政策失误等也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

  【2013】根据宏观经济理论,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D)而发生作用。

  A.价格水平

  C.经济结构

  B.生产率

  D.总需求

  (四)周期状态监测指标——PMI指数

  采购经理指数(PMI)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

  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PMI略大于50,说明经济在缓慢前进;越大于50说明经济发展越强势。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PMI略小于50说明经济在慢慢走向衰退;向下偏离50幅度越大说明经济衰退越快。PMI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PMI已成为监测经济运行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

  【2016】PMI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控指标体系之一,其荣枯分水线为(D)。

  A.20

  B.30

  D.50

  C.40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

  总需求(AD)是指经济中的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每

  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总产出数量。总需求数量和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之间呈现反向相关的关系,即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高,总需求数量越小;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低,总需求数量越大。

  1.总需求的构成

  总需求(AD)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需求(G)以及净出口(X)。

  【注】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例题】总需求的构成包括(ABCD)。

  A.消费需求

  C.政府需求

  E.生产需求

  B.投资需求

  D.净出口

  (1)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税收)。

  (2)投资需求。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产出水平、资本成本,以及对将来的预期。

  (3)政府开支。总需求的这一部分直接由政府的支出政策决定。

  (4)净出口。净出口取决于国内和国外的收入水平、相对价格和汇率。

  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策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

  (1)政策变量。——政府控制

  1)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利率降低并改变贷款条件,从而增加投资和耐用消费品消费数量。

  2)财政政策: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开支增加,会直接增加支出总量;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会提高

  可支配收入数量,并导致消费量增加;税收刺激政策,例如投资税减免可以导致某个领域增加支出。

  【例题】影响总需求变动的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策变量是(D)。

  A.技术进步——外生变量

  C.资产价值——外生变量

  (2)外生变量。

  B.国外产出——外生变量

  D.货币政策

  1)国外产出:国外产出的增长会导致净出口的增加。

  2)资产价值:股票价格或住宅价格的上升增加家庭财富,从而增加消费数量;还会导致较低的资本成本,使企业投资增加。

  3)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为商业投资提供新的机会。

  4)其他:政治事件、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冷战结束提高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并增加了投资和对耐用消费品的开支。

  【2016】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外生变量包括(ACE)。

  A.技术进步

  B.税收政策——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

  D.货币政策——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

  C.资产价值

  E.自由贸易协定

  (二)总供给

  总供给(AS)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内的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社会的总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呈现正向相关的关系。

  1.总供给的构成

  (1)按照供给物形态,总供给可分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

  (2)按照最终用途,总供给可分为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

  (3)按照来源,总供给可分为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

  2.总供给(AS)变动的决定因素

  总供给基本取决于两组截然不同的因素:潜在产出和投入成本。

  (1)潜在产出是总供给的基本决定因素。潜在产出的变动受投入品增长和技术水平及效率变动的影响。

  1)投入品:投入品的增长会带来潜在产出和总供给的上升。

  2)技术和效率:创新和技术进步都会提高潜在产出水平。

  (2)投入成本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

  1)工资:较低的工资导致较低的生产成本,供给的数量都会增加。

  2)进口品价格:国外价格的降低或汇率的下降会引起进口品价格的下降,这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和总供给的增加。

  3)其他投入品成本:较低的石油价格或较少的环境负担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总供给。

  (三)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总水平

  1.总供求的均衡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

  2.实际均衡产出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潜在产出)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使实际均衡产出趋近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潜在产出水平。

上一篇:2020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章节考点及例题解析:第二章第一节
下一篇:2020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章节考点及例题解析:第二章第三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苑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苑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381614337,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2020-2024 学苑网 (edu24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381614337@qq.com. 京ICP备09050833号
热线电话:010-88875568 1381147920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