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咨询工程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知识点:第十一章
2020-02-18 17:03:39   来源:环球教育在线   评论:0 点击:

  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排污者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同时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

  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要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全面下放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

  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本回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围绕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

  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达到16%以上。

  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是什么?)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

  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创新基本原则:

  (1)坚持把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战略任务。

  (2)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发展重点。

  (3)坚持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

  (4)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

  (5)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本质要求。

  (6)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为基础、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区域创新平台为龙头,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京津冀一体化指导思想: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

上一篇:2020年咨询工程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知识点:第十章
下一篇:2020年咨询工程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知识点:第十二章、十三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苑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苑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381614337,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2020-2024 学苑网 (edu24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381614337@qq.com. 京ICP备09050833号
热线电话:010-88875568 1381147920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