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考点速记:血液系统
2019-06-16 20:28:04   来源:学苑网   评论:0 点击:

  溶血性贫血

  一、发病机制:

  1.红细胞易于破坏寿命缩短

  (1)红细胞膜的异常

  (2)血红蛋白的异常

  (3)机械性因素

  2.异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

  (1)血管内:血型不合、PNH。

  (2)血管外: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二、临床表现:

  短期大量血管内溶血: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黄疸,严重者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慢性溶血:以血管外溶血多见,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大特征。

  三、实验室:

  1.提示红细胞破坏:

  (1)血管外溶血:

  a.高胆红素血症

  b.粪胆原排出增多

  c.尿胆原排出增多

  (2)血管内溶血:

  a. 游离血红蛋白血增高

  b. 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c. 血红蛋白尿

  d. 含铁血黄素尿

  2.提示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a. 网织红细胞增多

  b. 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稚血细胞

  c.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3.提示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实验室检查:

  a. 红细胞形态改变

  b 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

  c. 海因小体

  d. 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一、实验室:

  正常细胞性贫血, 外周血可见球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急性溶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正常(如伴血小板减少为Evans综合征),骨髓呈增生性反应,以幼红细胞为主。

  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球蛋白增多,抗核抗体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C3低于正常。

  二、治疗:

  1.病因治疗

  2.糖皮质激素

  3.脾切除

  4.免疫抑制剂:

  指征: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都不缓解者;脾切除有禁忌者;泼尼松量需10mg/d以上才能维持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一、临床表现:

  1.血红蛋白尿:伴乏力、胸骨后及腰腹痛、发热,早晨较重

  2.贫血、感染与出血

  3.血栓形成

  二、实验室:

  1.血象:严重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中度减少。

  2.骨髓相:三系细胞增生活跃。

  3.尿:隐血阳性,含铁血黄素试验可持续阳性。

  4.特异性血清血试验:Ham试验,蔗糖溶血试验,热溶血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一、临床表现:

  贫血:

  发热: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肺部感染、肛周炎、肛周脓肿、革兰氏阴性杆菌亦多见。

  出血: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

  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淋巴结和肝、脾大

  骨骼、关节疼痛: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眼部:绿色瘤

  口腔、皮肤:牙龈增生、肿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NS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头痛、头晕,重者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昏迷

  睾丸: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正常细胞性贫血

  2 .骨髓象:裂孔现象

  Auer小体:仅见于ANLL

  3. 细胞化学:

  过氧化物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化好的原始细胞阳性

  糖原PAS反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疑;急淋阳性

  非特异性酯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疑;急单阳性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阴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正常或增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增加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1)防治感染

  (2)纠正贫血

  (3)控制出血

  (4)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

  (5)维持营养

  2.化疗:

  完全缓解: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相: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VP是基本方案,DVLP是推荐的ALL诱导方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A(3+7)方案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所谓“标准方案”。

  3.CNS 白血病的治疗

  4.睾丸白血病的治疗

  5.骨髓移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一、临床表现:

  代谢亢进: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

  脾大:左上腹坠胀,质坚实、平滑、无压痛;

  肝大;

  胸骨中下段压痛;

  眼底静脉充血及出血;

  白细胞淤滞症:呼吸窘迫、头晕、言语不清、颅内出血、阴茎异常勃起。

  二、病程演变:

  加速期:有发热、虚弱、体重进行性下降,脾迅速肿大,胸骨和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对原来治疗有效地药物无效

  实验室检查:

  a.原始粒细胞<10%

  b.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并出现贫血。

  d.除Ph染色体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

  e.粒-单系祖细胞培养,集簇增加而集落减少

  淋巴瘤

  一、临床表现:

  1.霍奇金病:

  以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为首发,其次为腋下,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

  2.非霍奇金淋巴瘤

  以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为首发;咽淋巴环病变结外累及:胃肠道以小肠为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

  骨髓

  CNS:病变多在疾病进展期,以累及脑膜及骨髓为主;

  骨骼:腰椎及胸椎多见;

  皮肤: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

  肾脏损害:主要为肾肿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肾病综合征。

  二、临床分期:

  I期:仅限于2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ⅠE)

  II期: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

  III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伴脾累及(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

  IV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IV期

  全身症状:a.发热38度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

  b.六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

  c.盗汗

  多发性骨髓瘤

  一、临床表现:

  (一)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与破坏:

  1.骨骼破坏:骨痛,骶部多见,其次为胸廓和肢体;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样结节者为本病特征。

  2.髓外浸润:肝、脾、淋巴结及肾脏等受累器官肿大,软组织可见孤立性骨髓瘤,神经浸润。

  3.浆细胞白血病

  (二)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1.感染

  2.高粘滞综合征: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

  3.出血倾向:

  4.淀粉样变和雷诺现象

  (三)肾功能损害

  二、实验室检查:

  1.骨髓:浆细胞系异常增生,伴有质的改变

  2.血生化异常:

  a.异常球蛋白血症;

  b.高血钙、高血磷;

  c.血清b2微球蛋白及LDH活力增高;

  d.有蛋白尿,血清BUN、Cr增高,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3.X线:早期为骨质疏松,多在脊柱、肋骨和盆骨;

  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

  病理性骨折。

  三、诊断:

  1.骨髓中浆细胞>15%,且有形态异常。

  2.血清有大量的M蛋白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

  3.溶骨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

  恶性组织细胞病

  一、临床表现:

  1.发热:不规则高热

  2.血液系统受累:贫血、感染、出血,脾与淋巴结肿大

  3.其他系统浸润:肝大、胃肠道浸润、肺部浸润、皮肤损害

  二、诊断:

  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而不能以感染性疾病解释者,尤其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找到大量异形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可以诊断。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考点速记:循环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苑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苑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381614337,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2020-2024 学苑网 (edu24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381614337@qq.com. 京ICP备09050833号
热线电话:010-88875568 1381147920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1:00